查看原文
其他

看病不问这六大问题,等于挂号白挂了

2016-10-08 谢月 福建卫生报

本 期 嘉 宾

彭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梁杰

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主治医生


不少患者担心,问医生太多问题可能会让医生产生反感。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提问是门艺术,在就诊过程中更是如此。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泰德·艾柏利表示,患者和医生交流时,应积极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若提问恰当,医生一般都会答疑解惑,利于疾病的缓解和治愈。因此,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总结了几个临床上医生乐于解答的实用问题。


1

治疗方案有哪些?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十几年前,可能治疗疾病的方式只有一种,而现在则是有多种方案供患者选择。彭峰表示:“挑选治疗方案应该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决定的过程,医生能做的是告诉病人,有哪些方案可供选择,然后和病人一起斟酌挑选。”


即使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有顾虑,遇到紧急情况,希望他们能相信医生,坦诚以对。实在对当前治疗方案不满,也可以多问一问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而不是擅自做主。“临床经验告诉我们,积极主动地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往往能得到最大化的治疗效果。”



2

治疗的结果是什么?


许多患者认为,一旦手术或者接受治疗以后,生活就能立刻回归正轨。但医学是有局限性的,比如确诊高血压病之后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确诊糖尿病之后需要长期打胰岛素;确诊尿毒症之后也需要长期血透治疗……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无论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只能缓解病痛、改善症状而已,无法根治。但这点对患者来说大多难以接受。正是因为如此,更建议患者就医时向医生问清治疗效果,做好心理预期。



3

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每种药物都有它的副作用,我们希望病人了解副作用,但是不能因为副作用就不治疗了。”彭峰表示,“几乎所有药品说明书上都有服用药物的副作用说明,常见的有头痛、嗜睡、便秘、溃疡等。此外,手术或者介入治疗也存在一些风险,病人应该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所了解,明明白白地接受治疗。”



4

治疗期间我自己能做什么?


几乎所有慢性病都与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可人们大多重治疗、轻预防,忽略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梁杰说,从临床上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达到控制病情的患者不在少数,改变生活方式对控制病情意义重大。因此,在治疗期间,从医生那里得知适合自己的生活保健方式,对缓解病情非常重要。



5

整个治疗需要多少费用?


目前医保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是仍有一些检查、药物、治疗是自费的,使得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临床工作中,医生不时看到因用不起药而中途放弃治疗的病人。患者在最初就诊时,如能请医生对治疗花费做出预估,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因为医生在了解患者经济情况后,会帮其制定“既能治病,又不会过度增加负担”的治疗方案。



6

我可以在……方面恢复得更好些吗?


“医生和病人对同一件事的重视程度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就不同。”梁杰介绍,“有时候病人在意的是以后还能否打网球、喝酒,而医生关注的却是改善病人的疼痛指数,或降低病人得并发症的风险。”医生了解病人的诉求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以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所以向医生提出自己的诉求是很关键的。


聪明的患者应充分利用和医生交流的时间,清楚自己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诉求。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列个问题清单,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询问医生。另外,就诊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行为,要学会相互理解。一方面,病人要相信医生,也要体谅医生的不易;另一方面,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要多一点耐心,适当腾出时间和精力给予病人安慰和指导。


福建卫生报见习记者:谢月

刊登于9月29日《福建卫生报》6版

原名《看病不问这些问题,等于挂号白挂了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他们都在关注,就等你

       

       


福建卫生报 有用有趣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